close
「抖腕」就是在摩擦球的霎那快速向內(尾指方向)轉腕;3、除了「抖腕」摩擦外,前臂要有送球的感覺(這裡指髮長下旋),施加力量在球上使其既有旋轉又有速度。我 按教練指導的適當改進(一下子完全改過來不切實際)後,感覺球確實轉了,而且落點靠近台邊。我問教練,不是說發球不出台嗎?教練說有威脅的球一種就是又快 又轉落點靠台邊的,另一種就是不出台的讓對方無法搶拉,以後再教我發不出台的球,在對方檯面上跳3、4下才到台邊的那種。
      發了幾籃球後開始打多球。教練先指正我的姿勢,我原來看高手比賽時學會了站反手位,前弓後箭,身體呈60度轉向正手方的習慣,教練告訴我,這樣接發球是為 了在對方突然發正手急球時可以最大限度保護正手,在正常擊球時,身體的角度不應該這麼大或者說應該是基本與台平行的(我左手橫拍),應該是我的右腳稍微比 左腳前半個腳掌,揮拍前身體與台基本平行,揮拍後朝向右前方。另外,指出我的執拍手有些吊腕(如圖)。影響正手威力。

     


       開始喂正手位上旋,發現我引拍過於向下,這是因為業餘球一上來就 是下旋,拉下旋多了造成的。教練指出我拉上旋應該向後引拍,拉下旋才向下。球拍揮出後隨勢揮至右額眉頭左右位置然後迅速還原至準備動作。拉了幾拍後教練又 發現我拉球過急,原因在於揮拍後沒有經過還原就直接銜接引拍,教練指出搶上升期是對的,但是再快也必須看準了再打因此還原是必須的。——這裡就可以解釋我平常看見很多高手給我感覺並不特別搶先,但是出手卻很快,而且成功率高、殺傷力大。
      正手由一個點到兩個點,之間用並步銜接,而且重點要我注意提前移動,看準再出手,我體會到比自己過去出手的習慣稍微停頓0.0幾秒的好處了,感覺球出手後殺傷力大很多。
      開始反手打多球,教練發現我:1、向下引拍過多,應該將拍子略高於檯面以便迎前,拉下旋才扭腕向下引拍;2、隨勢揮拍不夠,整個行程沒完成就停止了,改善後我發現反手並不像我原來感覺那麼難,而且殺傷力加強了(球落台更靠近大角了,而且速度加快了),反手一直是我的軟肋,這一下大大鼓舞了我學球的信心!看看「科學」的力量有多大,自己原來走到死胡同裡去了。
      反手多球後接著是正手銜接反手的兩點,反手銜接正手側身的一點。教練教我在正手側身時前腳不要切進台內太多,否則對方回我正手直線我就沒法救了,這又是很有益的一個小技巧。
      然後是反手2+正手1+1的多球,關鍵在於正手的第二球是在並步的同時出手的,這種節奏上的改變需要手和腳的很好的配合,有的我練的。在我跳來跳去擊球時 教練指出我步伐的節奏,必須改變過去運動中擊球那種上身過多的擺動造成的踉踉蹌蹌的感覺,下盤一定要穩,再匆忙也儘量站穩了再擊球,不能腳掌離地,否則動作會很散,沒有力量。
      接下來是正手拉下旋,我還以為這是自己的強項,沒兩下子,教練就指出我缺了「轉腕」的動作——意思是在拉下旋球時引拍上頂在揮拍摩擦球的瞬間向外(拇指方向)轉腕,有聽過「包球」的 說法,估計就是指這一下。我經常和少年宮的鄧教練玩,最佩服他的就是他高得驚人的拉下旋球的成功率,整個球在瞬間像玩太極一樣裹住再甩出來,我總是很難判 斷他的落點而防不住。我反應很快,對手衝我正手質量稍差經常被我反拉的,但引以為傲的這招在鄧教練這用不上,總是撲空。一直很佩服鄧教練「包」球包得好, 原來道理在手腕,這是題外話。我後來都忘了問教練,拉上旋時需要轉腕嗎?我改進後發現,球拍更吃球了,旋轉加強了,因為球與拍子的撞擊聲小了甚至沒有了。在正手兩點拉下旋時,為了改變落點散亂的缺點,我適當調整了力量,但是我驚奇的發現,由於我加強了「抖腕」,雖然減小了力量,但是球上台並不會太費勁。我就正手位拉對角,反手位側身拉直線或大斜線(在步伐到位的情況下)。
      這裡還有一個落點的問題,這其實是我一個老大難問題——落點不夠刁鑽。教練說我的球太過靠近中台,球落在對方的檯面一彈起來正好在對方正手或反手最舒服的位置,要求我正手反手多球時(包括拉下旋)一定要儘量往兩個大角打。
      我過去由於感覺吃球摩擦掌握的不好,因此正手一直用比較軟的G666,就納悶為什麼別人用狂三摩擦的這麼好,現在我改善了摩擦後發現,如果用狂三球就能更容易打到大角,看來我很快就會改正手狂三40度了。
      打完多球我已經是渾身濕透換了兩件衣服了,最後是正手單球,教練和我對拉。這時候教練又發現我一個毛病,就是迎前不夠,原因在於大臂沒有前送。我改正後發現確實就是這個原因。之前多少人指出我迎前不夠,就是沒有人告訴我一個好辦法,害我一天到晚彎著腰就以為迎前了。在打單球時也證實了自己擊球過急,擊球後少了還原這一步的毛病,因此球的落點很散,節奏感很亂,改正後都有一定的效果。
      練了兩個多小時,感覺很累但很充實,收穫很大。估計如果比賽教練不一定能贏我,但是關鍵她能輕易看懂我的毛病,這太好了!我心滿意足地結束了第一節課,期待著下一個週六來臨。

到了反手、正手2+2的環節(反手兩球然後並步打正手1球,接並步到反手後又迅速並步回正手快速擊打第2球),這裡 我老是打不好正手的第二球,我徒手的時候總是做的好一點,為什麼一上台就不行呢?教練和我分析了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我還沒習慣先移動後擊球,總是看見教 練發出的球後我才移動,比賽中在判斷確認對方來球的方向和落點後就應該提前移動,「等球打」而不是球到半路了才移動;第二點就是我身體的重心沒有「還原」, 這裡說的「還原」其實是沒有放在合理的位置上。當我完成正手第一次擊打並步向反手位移動後,我的重心落在了右腳(我左撇子右邊是反手),所以我需要「迅 速」向左移動就有點來不及的感覺了。移動站穩後重心始終要放在兩腳中間,才能同時照顧正反手。我打球有時給人一種踉踉蹌蹌的感覺就是因為「重心不穩」。看 一些高手和我們比賽時給人感覺打球很輕鬆,四平八穩就能贏球,沒見他們怎麼搏殺,除了手上功夫還有就是因為腳下功夫了得。站「穩」了,看「准」了,才出 手,球的質量就高,業餘與專業其中一個很大的分別就在於腿功,也難怪,在沒有學過之前,看球就只注意手了,因此練的也是手上功夫。
      到了最累人的提拉下旋球,教練喂正手和中路的下旋,要求我做到三點:1、慢一點看準了才拉,先追求穩定 的落點不發大力;2、向下引拍將重心從下往上頂,一定要用腰(體會轉腰);3、轉腕包球送肘。上週教練教我拉下旋的時候注意轉腕,我在平常的比賽中馬上就 派上了用場,在與一個水平比我高,經常退到中台反擊的高手比賽的時候,我衝他的下旋成功率非常高,一些他搓過來的又長又轉的下旋球,過去看來硬衝是肯定要 下網的,也出乎自己意料頻頻上台,弧線非常漂亮。我發現,當我放慢了節奏(站穩、看準了再拉)拉出去的球,落點比過去控制得更好,過去只能追求上台,至於 落點是不能強求的,現在我能拉斜線也能變直線,而且這种放慢了節奏拉的球,對方反而難以很快判斷落點,因為知道我出手的一剎那對方才能判斷出落點。儘管最 後我還是輸了,輸給對方從中台反拉的很強的上旋,但單就拉下旋而言,我感覺到自己明顯的提高,今後對付削中反攻的對手很有好處,可以彌補我拉不好高吊的不 足。
      在其他學員打多球的時候,我一個人到旁邊一張台補習發球,就是反覆的站反手位發正手側下旋球,過去我發球都是像前面淺握法那樣握著拍發,手腕的力量用得很少,現在我在發球之間,有意識地放鬆自己的握拍手(如圖),


只是還不習慣像波爾發球時那樣握拍,怕自己握不穩拍子掉了以及發球後還原不及,就先土法上馬吧。發了幾十個球,感覺自己初步掌握了發球時的「抖腕」了,在撿球時發現自己發的球還蠻轉的,掉地上很久了還在轉。 

    
      這節課教練只增加了一個新的學習內容,就是學習正手挑打台內短球。 我做好準備姿勢,教練把下旋球喂到正手小三角,然後我出左腳同時左手切進台內將球挑到對方台上(記住我是左撇子),看我挑了幾個教練提出:1、打完一個球 必須還原,一個球一個球的打而不是等在正手位;2、正手切進台內必須找準球的落點貼上去,我的拍子裡球太遠變成不是挑球而是「掃球」了;3、我動作太快顯 得太匆忙了,應該是在看準的前提下快,不一定非要搶在球的高點期挑;4、要用上手腕,像拉下旋那樣「轉腕」;5、學會用眼的餘光瞄對方,嘗試挑不同的落 點;6、不要太死板的一動不動地等,在對方出手後根據來球的路線適當調整自己的位置,在最適合的位置挑打才有質量,而不是等球落台後自己調整身位來將 就。     
     
      這兩節課我充分感受到手腕的重要性了,過去我打直拍時就對手腕的作用重視不夠,改橫拍後由於握拍方式的原因就更加不重視手腕了,現在從發球、提拉下旋、台內挑打、、、手腕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細節。
      最後還是打單球,在徒手無球練習時還會用腰,一打單球就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轉腰,也忘記了在揮拍後和引拍之間銜接還原,顯得出手很急,經過教練提醒,我把注意力從手上轉到轉腰上和盯球上,兩人的球來往之間明顯節奏感增強,而我出手的球明顯的力量、弧線和落點都穩定了下來,教練也不用老是通過調整來適應我之前不同落點不同力量的來球了,拉得很舒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chi88 的頭像
    drchi88

    drchi88的部落格

    drchi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